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九百五十二章 执念

“先生如何问起此事来?”

朱慎锥笑了起来,孙承宗平日很少过问政务,作为教习堂的总师傅他并没在朝廷有其他官职,所以也不必上朝。

而王晋武入阁一事外面闹得沸沸扬扬,但孙承宗却从没表态过,今天却突然问起了这件事。

孙承宗道:“内阁变动乃国家大事,老臣虽不过问政务,但人在京中却也听到外界多有非议,近日来,还有不少人登门老臣府上,意图说服老臣劝阻陛下……。”

“先生今天可是要说服朕?”

朱慎锥反问。

“非也!”

孙承宗正色道:“今日老臣并非要劝陛下收回成命,而是希望陛下坚持下去,内阁制度变动以老臣来看陛下这步棋走的深思熟虑,是一着妙棋,老臣为官多年,也曾在内阁任职,对于朝中弊端深有体会。

在内阁中设置军方一员为阁臣,并无不妥之处,反而有军方在内阁能避免内阁首辅、次辅、阁老不知兵,或纸上谈兵之事发生。”

“老臣虽为文臣,不过老臣也算勉强知兵,更亲历亲行在辽东多年,自然懂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道理。

但道理明白容易,要做到却难,我大明知兵文臣虽多,但真正文武双全有能力者却泛泛,诸多所谓知兵只不过一知半解罢了,这样的人一旦领兵为帅,或为国家决策,并非好事。”

“自英宗朝后,我大明文贵武贱,其本意是压制武将,避免魏晋南北朝至唐后五代十国的武人乱国,军镇割裂局面出现。

以文驭武,虽有略有不妥,但在太平年间却是最好的选择。

武将非读书人出身,大多只懂争强好斗,目光短浅,利益为上,不知忠良爱国为何物。

可此一时彼一时,国家乱局渐生,武将逐渐抬头,这时候如再一味压制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调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先生心胸非常人可比,目光更是卓远,更看得透彻。”

朱慎锥点头赞道,他也没想孙承宗居然会是这样的观点,仅此就比许多人强太多了,更为能得到孙承宗的理解而有些心喜。

孙承宗淡淡一笑,继续道:“其实文武之别原本并不存在,无论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还是后来的两汉,为臣者上马为将,下马为相者不计其数,所谓文武只不过是官职不同罢了。”

“但之后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这才渐渐有了文武之分,等到汉末天下大乱,曹魏立九品中正制,文武之分这才彻底形成。

历经千年,演化成今日这番模样,不能说是遗憾。”

孙承宗的话让朱慎锥极为赞同,孙承宗说的没错,以前哪里来什么文武区别?贵族和大臣们哪个不是文武双全的?将相只不过是职务上的不同,为将还是为相仅仅是国君和当时情况的需求罢了。

远的暂且不说,就说近些的吧,汉初的窦婴不就是这样?他曾先为丞相,后为大将军,协助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

而之后的曹操、刘备、孙权、袁绍、袁术等人哪个不是文武双全之辈?既能治理国家,也能带兵打仗,至于臣子就更多了,诸葛三兄弟是,周瑜、鲁肃也是,就连名气臭到了极点的司马懿父子同样也是。

文武之别是在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后来更因为儒家的脱颖而出使得这种情况越发严重,等到了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为患已成了共识,这才有后来宋朝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而当时为军将者不仅地位不高,还要额头刺字为辱,这也是所谓“贼配军”

的由来。

大明开国后,朱元璋大杀功臣,不也是因为看到了那些开国武将们对皇权的威胁么?借此清理掉大部分,消除隐患以保证皇权延续的稳固。

相邻小说
我能合成超级卡  开局成为怪兽,而全世界都在打怪  反派系统从蛇三代开始  玄幻:从卖可乐开始建立商业帝国  赛博朋克:旧网之神,大卫新生  我开启了赛博时代  神印:签到女神,从地狱玫瑰开始  四合院之咸鱼高手  因缘庵  修仙:从钓鱼开始  从斗破苍穹签到  我的粉丝都是CP粉  师父她不知道我有麒麟臂  我要长生,不是秽土转生  惨败16强,TES连夜求我归队  诡秘:成为愚者的老爷爷  长生修仙:开局万年寿元  开局成为蜘蛛侠  仙人不长生  什么叫正方形打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