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英君集团董事长办公室,罗英石正在和自己的儿子罗瑞康讨论集团今后的发展和稳定。
发展不用说,自然就是现在英君集团的主要盈利项目--工业地产。
这是英君集团现在能够发展到这个市值的关键,也是罗英石掌控的英君集团巅峰的主要原因。
在现在的港岛华人圈,除了包船王,霍大亨等寥寥几人,就数罗英石的财富和影响力最大了。
要知道后来的李半城现在还只是拥有几亿身价,长实更是市值不到十亿港币,正躲在角落密谋着蛇吞象的算盘呢。
“爹地,现在港岛的发展越发的快速,到处都在大兴土木。
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大举债,从银行大量贷款从荃湾拿地”
。
罗瑞康给罗英石把茶杯斟满,自己也跟着自己的老豆喝了一口。
“现在市场工业大厦急缺,我们建的工业大厦根本就不缺少买家。
甚至咱们前脚刚开始动工,就有拿着支票支付定金的买家了”
。
确实,现在的港岛正是纺织,代工出口业的巅峰起步时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如果没人干预,港岛都会是地产和轻工业的天下,造就了各种地产大亨,纺织大王,玩具大王等。
由于人才成本低廉,出货价低,大量的订单如雪片般涌入港岛,根本做不完。
要不然也就不会在这个时期有那么多东南亚人口偷渡港岛了。
基本上欧美的纺织等低附加值的产业都是被这个时期的港岛给挤垮的。
欧美的商人发现,港岛的产品算上运输关税,最后到达自己手里的价格居然比本地工厂的出货价还低。
商人都是逐利的,进货价更低,利润更大,我管你本地工厂的死活,你没有订单,工人失业应该找总统而不是我们。
两边这一来一去算是把欧美仅存的那点轻工业彻底击的粉碎,也是加剧了西方大滞涨的一个小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