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纸上谈兵的故事》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各国都在寻求富国强兵之道。
在赵国,有一位名叫赵括的年轻人,他的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教训。
赵括出生于军事世家,他的父亲是赵国名将赵奢。
赵奢一生战功赫赫,为赵国的稳定和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赵括从小就对军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熟读各种兵书,对兵法中的战略战术、排兵布阵等内容都能倒背如流。
每当与别人谈论军事时,赵括总能旁征博引,说得头头是道,周围的人都惊叹于他的才华,觉得他是一位军事奇才。
然而,赵奢却对自己儿子的表现有着不同的看法。
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复杂,并非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应对。
赵奢发现赵括虽然对兵法理论十分精通,但缺乏实际的作战经验,而且他过于自负,认为自己的理论可以解决一切军事问题。
赵奢常常担忧地对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意思是战争是关乎生死的大事,可赵括却把它说得如此轻松。
如果赵国不让赵括当将军也就罢了,要是让他当将军,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
在当时的国际局势下,赵国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不断向东扩张,对赵国构成了严重威胁。
两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边境局势紧张。
一次,秦国派大将白起率军攻打赵国,赵国派廉颇率领大军抵御。
廉颇是赵国的名将,经验丰富,他深知秦军来势汹汹,不可与之正面硬拼。
于是,他根据战场形势,采取了坚守不出的战略。
廉颇命令士兵们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凭借有利地形,抵御秦军的进攻。
秦军多次发起冲锋,都被赵军击退。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秦军由于长途跋涉,后勤补给逐渐困难,士气也有所低落。
秦国见正面强攻不行,便想出了一个离间计。
他们派人在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胆小怕事,不敢与秦军交战,秦军其实最害怕的是赵括。
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的坚守战略有些不满,听到这些谣言后,信以为真。
再加上他对赵括的军事理论才华早有耳闻,于是决定任命赵括为将军,取代廉颇指挥赵军。
赵括接到任命后,欣喜若狂。
他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施展才华,证明自己了。
他立刻前往战场,接管了赵军的指挥权。
赵括到了军中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战略。
他放弃了坚守的策略,按照自己从兵书中所学的理论,重新部署军队,准备与秦军展开大规模的决战。
赵括的这一举动让赵军内部的一些将领感到担忧。
他们向赵括提出异议,认为廉颇的战略是正确的,目前的形势不适合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