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3部分

风土人情等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太宗亲自为他的译经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玄奘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他还曾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贤德“良佐”

,内助名君贞观十年(636)元月二十一日,皇后长孙氏在京师长安大内的立政殿殡天驾崩了。

殿内的太宗皇帝,禁不住心中的哀伤,放声痛哭起来,这哭声没有丝毫的矫饰,确实悲痛至极。

长孙氏在与太宗共同生活的23年中,实在是起到了外人无法代替的作用。

那一桩桩,一件件,此时此刻,在太宗的脑海里历历闪现,那一切不能不令哀痛之中的太宗皇帝铭心刻骨。

少年结缘长孙氏嫁给李世民时,正值13岁妙龄。

时在大业九年(613),李世民也是一位16岁的翩翩少年。

长孙氏家住长安永兴坊。

她的祖上是北魏献文帝第三兄,本来姓拓跋氏,因为祖上在北魏时功劳最大,世袭大人之号,为宗室之长,后来改姓长孙氏。

她家是出身代北的名门望族,当时号称“门传钟鼎,家世山河”

她的父亲长孙晟,武艺超群,精于骑射,又有奇谋远略,隋朝时甚得朝廷倚重。

她的母亲高氏是隋朝刺史高敬德之女,高士廉的妹妹。

高士廉是位精通文史的儒雅之士,隋大业中任治礼郎。

长孙氏在这样的家庭中,从小就受到熏染,养成了喜爱读书的习惯。

据说,还在长孙氏很小的时候,她的伯父长孙炽很折服李世民母亲窦氏夫人的见解,就和长孙晟约定日后与李家结为姻亲。

长孙氏长大后,高士廉便为她选中了李渊的二郎李世民。

唐朝建立后,长孙氏便成了秦王妃。

在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长孙氏坚决地站在丈夫李世民一边。

太宗即位后,长孙氏便被立为皇后。

贤良国母贞观年间,她以克己奉公、阴柔明哲的品性,默默地影响着壮年天子太宗,在幕后发挥着她的作用。

正是这种贤良的品格,使她能够遵循法度,永不超越现实的界限,从太宗的长治久安出发,处处为大唐着想,并且决无僭越之举,甘做配角。

她与太宗志同道合,感情笃睦,一直受到太宗的尊重。

太宗即位之初,正是大动乱之后,长孙皇后深知国困民贫,便率先提倡节俭,平日的穿着打扮从不求华丽,日常不讲排场,物品也仅够用而已。

长孙后很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总是抽空读书学习,希望从古人的活动中得到借鉴。

据说,她在梳头时,也不忘把书卷放在面前读上几页,太宗对此深表敬佩。

长孙后把宫里的事情也处理得很好,她从来不在宫内耍威风,对手下的嫔妃宫人,总是以礼相待,有时候,哪个妃子病了,她都要亲自前往探视,详细询问病情,嘱咐有关人员好生照料。

这样一来,宫中的各种关系显得比较融洽。

太宗耳闻目睹,对长孙后更增几分敬意。

日常相处,太宗对长孙后显得优礼有加。

饭后茶余,床前灯下,太宗常常与她论及天下大事,尤其是朝廷中的赏罚和人事安排。

当太宗想听听她的见解,她却闻而不答,一言不发。

其实,长孙后这样做是担心由她开始启后宫干政之源。

实际上,长孙后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皇帝的一言一行,她往往以独特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向他提出劝谏。

相邻小说
13三国猛将关羽  狼烟北平1  忆毛主席 吴冷西  黄国荣乡谣  华丽宋朝的落寞:这才是宋史(壹+贰)  再现民国文人风骨民国那些人(精选)  历史深处的误会 作者:傅国涌  我不得不杀人:以色列美女特工自传  方士的历史  三国机密(上):龙难日  平生意 楼上黄昏(宫廷战争文、帝王攻、将军受、强强)  大毒枭的自白  红色三部曲之红色的起点  尼雅  大明十五疑案  21  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1066  飞行员  苏联祭  日本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