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话说长安城西北角接近郊区处,有一条街巷,叫赵陈巷。
有一户姓赵的人家以卖小麦面饼为生计。
他家的小麦面饼,不但发酵得好,香醇,而且放水量把握得恰到好处:松软软的,其口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除此之外,那饼子贴在锅子上的一面烤出来的粑子,黄灿灿的,色彩相当的均匀:这就要求灶膛里的火绝对的均匀且大小适度,什么时候起锅一定得把握住火候。
一言以蔽之: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是不能使这项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
这赵姓夫妻两个开始没有生育,巫医先后请了七八个,草药汤也不知喝了有多少木桶,但就是不见成果。
夫妻两个几乎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丈夫已经开始抱怨妻子的无能了,但仍忍耐着没有休掉妻子,只是纳了一个妾。
三年过去了,妾也没有能生下一男半女。
把丈夫简直气坏了。
但当时的人们似乎还没有形成丈夫有无生育能力这样的认知。
因此,妻妾的没有生育,怨恨的鞭子依然打在妻妾身上,男人永远不会出现问题似的。
后来,婆家寻得了一个理由,把小妾休掉了。
据说,小妾也乐于被休,只是没有公开表达而已。
到了赵姓男子跟妻子结婚的第八年,他们正考虑着抱养一个孩子的时候,妻子忽然有了生理反应,人也消瘦了好多,同时厌食得很,呕吐现象也很严重。
请了个花白胡子老先生把脉之后,说恭喜有喜了,把夫妻两个乐得简直无法支持,给了老先生大把的银子。
孩子第一次胎动的时候,准妈妈高兴得热泪盈眶。
几个月后的一天夜里,妻子具有了临产反应,赵家请来了技艺和声望最好的接生婆,顺利产下了一名男婴。
得子晚,且来之不易,使夫妻两个更为将儿子当作宝贝疙瘩来抚养,是毋庸置疑的。
俗话说,“只愁不养,不愁不长”
,孩子一旦出生,其成长的速度简直就是惊人,即后人之所谓的“茁壮成长”
。
男孩今年已经八岁了,开始念点儿经书,也舞弄些枪棒,学习骑射,也顽皮异常。
父母亲弄些好吃的东西,往往总要让他先吃,这于教育孩子来说也许并不恰当,但确乎是太惯养孩子而形成的一种不太适当的做法。
此时,他母亲已经煨熟了一只大雄鸡了,香喷喷的,满屋子里都弥漫着香气。
似乎形成了惯例:母亲在煨鸡子时,总是保留着两条鸡大腿儿的完整性:因为肉多,且易于用柴叶包着捏在手上啃,男孩儿最喜欢吃。
所以,每次吃鸡,两只鸡腿儿便成了孩子的独享部分。
母亲对男孩说:“你去打酒吧,今天是你父亲过生日,让他喝顿酒。”
可男孩却想着锅子里的鸡腿儿。
问道:“鸡腿儿在锅子里吗?”
母亲说:“在呢,腿子每次不都是你吃的吗?我和你父亲什么时候动过?”
儿子说:“我要看一下。”
母亲揭开了锅子用铲子拨动了几下,使两条鸡腿儿都露了出来,道:“你看,不全在这里吗?我和你父亲哪会动你的呀?——你个馋猫儿。”
儿子:“我现在就吃。”
母亲:“现在正烫着呢,不好用手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