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第五十一章琵琶亭
日子就在教学、练功、改进工艺技术中度过,不知不觉中又过了2个月,冬天已至。
这年江州的冬天特别的冷。
这种冷是江南特有的阴冷和湿冷。
大江以南,人们都没有烧坑的习俗,时下的建筑物大多是木质结构,北风掠过江面刮向江州,那种寒冷直入人骨头里,使人有种透心的寒意。
江心岛的帮工们今年都没有被这寒风伤到,全岛5060人身上都穿上了一种划时代的产品:棉袄。
这两个月以来,赵朗又在江心岛上建造了一间制衣厂,用棉布、棉花制成棉袄。
这时下御寒衣物主要有两种,有钱人就用动物皮毛或蚕丝作为填充物,制成冬衣,穷人就只能用干草、稻草等填充物,填在衣服夹层,用来御寒。
棉袄这划时代的产品保暖、轻便、好看、还便宜,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
这制衣厂最能容纳劳力,单单是一个制衣车间,就又招收了400多名工人,把蕲州的闲置劳力也消纳了一部分。
制衣厂每天产出1000件棉袄,等冬天过后,就转生产春夏季的衣服,款式由格物学院设计。
在试产期间,赵朗大笔一挥,全体工人每人发一件棉袄,男的蓝色,女的红色,全体帮工感激涕零,两辈子都没有穿过这么好的衣服,东家仁义啊!
各个厂子都顺利发展,有了周侗这个前八十成禁军教头坐镇,也没有人敢来骚扰,许贯忠则通过同窗搭上了蔡知州的关系,弄了个浔阳团练使、七品武功郎的身份,也逐渐开始了招募乡勇。
周侗众4000多流民劳工中选出一百五十人,按禁军的标准进行训练,主要训练兵阵与个人战力。
赵朗看了几次,直是摇头,花样太多,实用性不强,不要说与明代戚继光的鸳鸯阵相比,就是比那个胡姓指挥的“五五”
战阵也比不上,聊胜于无,只能吓一吓混子地痞,看了几眼便没了兴致。
这天,江州的第一场雪终于飘了下来,坐在鞋山山庄,倚着窗户,看着彭泽湖上的船来船往,雪花飞下,山庄外的寒枝点点梅花香,令这江南之地有了踏雪寻梅的诗情画意。
赵朗酒兴大增,提着几壶神仙醉,走出山庄,到江边找人喝酒去。
来到了江边,不见许贯忠、李俊等人,却见码头人来人往,一片忙碌。
顿时觉得不好意思找人喝酒,也不好意思一人闲坐,便沿着浔阳江边向西步行,观赏冬日里雪入长江的景色。
这时的长江两岸没有后世的高楼大厦,江面宽广,江水滔滔。
飞雪之下,人迹罕见,也不知走了多久,抬头看见前面远处有一个凉亭,走近些一看,亭上书着“琵琶亭”
几个大字,笔迹瘦劲,笔锋外露,风姿绰约,竟是当今皇帝的瘦金体。
心中一动,快步上前。
上一个时空,听说过这琵琶亭,也在网上看过这亭子的资料,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这浔阳江边的琵琶亭乃是唐朝所建,原来只是一个江边送别亲友上船的小亭子,后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此送友人远行,有江中小舟的歌女夜弹琵琶,其琴声凄怨,似是叹息,又似是哭泣。
大诗人逐招其近岸,听其诉说身世,触景生情,作长诗《琵琶行》赠之,这小亭因而改名为琵琶亭。
这琵琶亭后世还在,只不过是迁移和翻修了很多次而已。
大宋重文抑武,这文人的名人骚客留墨之处往往会有宣扬文采的建筑物。
走近一看,只见这亭子有六个上翘的亭角,釉青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油亮发光,六根柱子顶上有精雕细琢的吉祥图案。
亭台四周建有供人歇脚的长凳,有几个儒生模样的人正在对饮,时而击节,时而高声吟诵诗词,时而手舞足蹈,颇为放浪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