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真正让温赢和文鼎鸶分道扬镳的不是我和温家那点微妙的情分,而是他们最终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文鼎鸶要杀了我,可是他不能避开子蹊,而如果失去了子蹊,温家就一无所有。
周相,不用这样和我说话,我今天邀你过来,其实已经表明了我的心意。
以后温家和大人可以说是荣辱与共,不分彼此了。
那次,王后让大人为难了,所说温王后和下官已成君臣,不过毕竟是血脉之亲,大人如果有什么不满,下官请您多担待。
我一笑。
怎么会?温大人这可是折杀我了。
莫说那是郑王的嫡后,王朝中唯一可以养育下一代郑王的温王后,就是温家的大小姐,永离也是敬佩三分的。
而且永离自认为也不是做官的料,一直想辞官回乡,耕读了此一生。
温相才是社稷栋梁,国之重宝。
我的话算是和他达成一种联盟,我让出了全部的权利,事成之后,他温赢就是内阁首辅。
虽然不是子蹊的九五至尊,威震九重,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风可以让所有的男人寝食难安,辗转反侧。
周离,你恨我是吗?你不仅恨我,也恨鼎鸶。
其实,怎么说呢,你出身世家,还没有成年便入阁拜相,没有学来运筹帷幄就已经身陷机械阴谋。
即是旁人无法企及的幸,也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不幸。
有些事情,有些话不是书本上的那点东西就可以完全概括的。
在我要离开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他叫住了我,跟我说这些话。
不过我还是坐下来继续听着。
你和文家的公子璐廷交好,但是你可知道他还有一个哥哥,文家的长公子,襄?我摇了摇头,第一次听闻文家的璐廷不是独子。
不曾听说,他现在,……死了,十三岁那一年死了。
他死的那一年正好是大比之年,如果公子襄还在,那一年的状元一定非他莫数。
想来,也已经十多年了,那个时候,鼎鸶还是苏州知府。
在苏州那样的烟花之地他居然可以清如水,明如镜,不取百姓分毫。
每天菠菜豆腐度日,他八十岁的老母亲住的还是茅檐草舍。
很多朋友都劝他,可是他依然坚持。
襄那孩子身体一直很好,可是那段日子也许看书看得苦了些,一次回家的时候淋了雨,就发了热。
他们夫妻把孩子半夜送到了郎中那里,可是由于拿不出一两银子的诊金,生生耽搁了,不出三天,襄就咽了气,……我安静的听着,可是听到了这里也不免伤感。
我无法想象当时文鼎鸶是什么样的心情。
十年寒窗,考场的几番鏖战,数年宦海,到了后来,不要说封妻荫子,就是孩子都无法养活,……这不能为他贪污军饷开脱。
不是开脱,而是起因。
堂堂的二品大员,一两银子,一个孩子的一条命,……如果这事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吏治就是空中楼阁。
一点感慨而已。
我看着眼前依然冒着热气的茶水,清淡的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