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田义所领导的实验室,可能是“河山省大数据(四海)综合试验区”
旗下主要机构中,最早成立运转的,半年以前,“试验区”
正式揭牌前半年,相关研究活动已经展开。
虽然名义上是教授,但在河山大学,田义没有什么教学任务,主要是科研,哪里办公都一样。
已经四十大几的他,至今都未成家,在中州也是“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担任“大数据实验室”
首席科学家后,倒有大半时间常住四海……
附带说一句,当初俞副厅长辛苦搞出来的那个“家园”
,虽被厅里搁置,却不料墙里开花墙外香,多年以后,在另一个领域得以发光发热:
那是在这一届省委班子组建后不久,已是常委、政法委书记的“俞副厅长”
,左右时过境迁,当作一个笑话,同与之关系密切的组织部赵部长,聊起了此事的前前后后。
不想赵部长听者有心,将尘封已久的“家园”
系统要了过去,请相关技术人员略作改动,主要原理和算法没变,不过是加了几条筛选条件。
比如年龄、学历、特定职务级别任职年限等等,作为组织人事系统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当然,是内部掌握的标准之一。
“目标”
,或者说对象,依然分为五级,五种颜色。
白色,“无关对象”
;蓝色,“一般对象”
;黄色,“考察对象”
;橙色,“培养对象”
;红色,“重点培养对象”
……
“大数据实验室”
成立后,首当其冲的课题,是要为整个四海市干网、核心数据库建立一个基础模型。
差不多可以相当于操作系统,既是其它应用软件的运行平台,同时也为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标准。
这是个大工程,按计划要两到三年才能最终完成,任务分拆给实验室下属的各个研发团队,或者进行外包。
首席科学家田义的任务,先期为整个模型设计框架,之后主要是监督进展,检查各团队成果,解决问题,纠正偏差。
几个月以来,课题本身,进行得很顺利,但田义自己,却始终有些心神不宁。
按理说,中州四海两地,相隔只百余公里,环境气候、风俗习惯几乎一样,不该有水土适应方面的问题,何况田义早年在四海生活过。
可自从搬到这边工作,他就开始浑身不得劲,俞副厅长是心口疼,田义则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也说不出是疼是痒,反正就是不舒服。
去医院查过,去了若干家医院,查了若干次,早在十年前,田义就已经被列入“百千万人才工程”
,医保全报,再说他也不缺钱,查呗。
甭管挨不挨边,也无所谓挨不挨边,照田义这个难受法,也无所谓挨不挨边,凡是院里有的仪器,除了妇科,当然还有产科,全试了个遍。
该找的专家也都找了,什么也没查出来,没病,至少没有他所说的病……
从读书到工作,虽然不善辞令,也几乎没有朋友,可无论当年的同学、老师,还是后来同事、下属眼中,田义都是个挺好相处的人,至少找不到什么不好相处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