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解决完拆迁的问题便好办多了,跟冼如星预想中的一样,在知道朝廷打算修外城卖地段后,不少商贾巨富都心动了。
京城如今发展得一年比一年好,随之而来的便是城里房屋商铺越来越贵,要是真能在新城里便宜买上一些,就算自己不用,送出去出租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然而当他们去问价的时候则有些惊呆了,谁也没想到,这外城的地段虽然相较于城内便宜许多,但依然远远高出大家都心理预期。
这、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
?
面对群情激愤的商贾们,负责此事的王琼虽然面上云淡风轻,心中其实也没底,于是私下去找冼如星商量:“你说咱们这么定价是不是不太好,万一那帮人联合起来都不买,这事儿不是瞎了,到时候上头怪罪下来……”
“王尚书,这么大个事儿,就算贫道想全揽在身上,朝廷也必定不会同意啊。”
冼如星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知道对方这是想让自己放话担责,暗骂一句老狐狸便笑嘻嘻地打起太极。
见冼如星不上套,王琼讪讪笑道:“当然、当然,你看我这也没说什么,主要这么多双眼睛虎视眈眈地看着,要是办不好咱都面上无光是不是。”
冼如星摇头,“就这个价,一份都不能少。
咱们现在主要就是南边和东边两个地方开商铺,全指着这些回钱呢,现在已经是最低了,再少,那么工程款项没办法集齐,到时候就得跟朝廷要钱,这可比从百姓手里拿要难多了。”
“这样吧,你可以先跟商户们透露一下,这里面的钱有的是要修路的,到时候他们门口的路会跟石板路差不多,纤尘不染又平整,稍微机灵点儿的自然能反应过来。”
“反应过来什么?”
王琼纳闷道。
冼如星解释:“对于外城的而言,竞争对手并非是身边的户主,而是内城那些店铺,假如说真有一个好环境,那最后内外商圈倒挂也不是没可能的。”
王琼点头,接着又反应过来什么,好奇道:“既然如此,只有东、南两面作为商圈岂不是太可惜了,不如把四面都卖出去岂不更好。”
“物以稀为贵,如果那样反倒不好要价,再说了南城东城关厢本就是人口稠密的地方,百姓也习惯从那两个门出城,”
冼如星摇头,“再说了,剩下的也有其他作用,你像西边,按照最开始的城建,除了要安置其他地区迁移的百姓外,还打算多修建些个人才公寓、额,也就是廊房。”
此时的“廊房”
大意就是现代的公租房。
公租房这种东西起源于唐代,当时长安洛阳寸土寸金,于是朝廷出资,专门圈起一块地方租赁。
最兴盛的时候是宋朝,毕竟当时的汴梁房价不是一般的贵,像大文豪苏轼的弟弟苏辙,一生也算官运亨通,结果最后也没在首都落户,临死前于二线城市许州买了个屋子,兴奋得作诗道;“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
明朝因为开国初期,户籍制度尤为严格,所以除了江南地区,其他的到还没有像宋朝那么变态。
但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最近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京城的廊房最早是由朱棣建立,当时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小房即使是贩夫走卒也能租的起。
不过虽然有公租房,却没有像宋朝那样合理的公租房制度,朝廷对廊房的管理非常粗疏,既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也没有相关法律。
就连收租也是从廊房里随便选一个,指定为“廊头”
,由他们负责。
时间久了,廊房这种地方难免被权贵惦记,于是收租愈发困难。
甚至曾经有个廊头因为收不到房租,害怕无法像朝廷交代,自掏腰包倒赔租金,最后闹到家破人亡。
于是在考察完所有之后,冼如星打算推倒城内的一些廊房,将人们迁居到西边外城,再由朝廷专门管理,如此一来每年租金也是笔不小的收入。
“那推倒廊房后,城里剩下的地方干嘛,继续卖地吗?”
王琼继续追问,不自觉地被女道士描绘的蓝图吸引。
“什么都不做,多种些花草树木吧。”
冼如星叹了口气,这个时候虽然有不少能工巧匠,但城市建设还并未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
当时设计北京城的时候就存在不少隐患,比如说建立公租房,为了省钱竟然直接建在沟渠旁边,如此一来每天大量生活垃圾倒入沟渠,城中积水有这很大一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