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接下来,宋芷一行人又赶了两日路,终于出了青阳县,进入了华阳县的地界。
然而,在踏入华阳县后,宋芷便感觉到眼前的景象与她先前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处处透着萧索的气息。
明明是夏季,正是草木生长最为茂盛的时节,可眼前的田地里,粮食的长势却并不好。
庄稼长势良莠不齐,就连田间地头的野草,也长得淅淅沥沥,毫无生机。
宋芷坐在车辕上,仔细打量着周围的土地。
她发现,这里的土地呈现出一种灰白色的盐碱质地,表面还泛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结晶,像是被撒了一层盐霜。
土地裂缝纵横交错,无声诉说着此地的贫瘠与荒凉。
宋芷侧头,状似不懂好奇的追问道:“舅舅,这里的地怎是灰白色的?瞧着也不长庄稼?”
卫常远一边赶车,一边同她解释道:“这是盐碱地,土壤中盐分过高,所以作物难以生长。”
骑马走在其身侧的周煜,见宋芷由此疑惑,也主动参与到此话题,同她解释道:“华阳县的地形地势,造就了如此这般情形。”
“越往西北走,越发干燥,加之华阳县内山脉又多,一定程度上又隔绝了雨水。
地表的水份被太阳晒干后,从而使盐份积累,日积月累之下,土地也越发贫瘠,最终不适宜在种植小麦等庄稼。”
“那整个华阳县这种土地多吗?”
宋芷追问道。
在古代,百姓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便是土地,若是土地也不能给他们带来收益,那可想象日子会有多艰难。
周煜点点头,“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整个县至少四成都是这样的盐碱地。”
那也就意味着四成地,基本上种植不出庄稼,宋芷忍不住咋舌。
现在还属于王朝初建阶段,人口还不算多,其余未盐碱化的土地,可能还能满足百姓的需求。
只是随着人口增长,情况可就不好说了。
宋芷看着这么多荒废的土地,心中感叹,万幸当初没穿到华阳县来。
这般荒凉,贫瘠,便是想要赚到第一桶金也很难吧?
随着车队往华阳县方向前进,宋芷原以为见到的荒凉场景会有所改善。
可眼前的景象,却并未有多少改善,官道两旁除了房屋逐渐增多,田间地头忙碌的百姓增多。
成片的盐碱地依旧占据了半数田地,庄稼稀稀拉拉地生长着,偶尔能看到成片的高粱地,但穗头并不饱满
百姓们弯着腰在田间劳作,脸上并无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反而脸上呈现更多的是认命与无奈。
宋芷看着这一幕,心中还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对于盐碱地的改善,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方法,她记得古代时曾有人通过引水洗盐、种植耐盐作物等方式来改良盐碱地。
比如早在唐代,就有“引水洗盐”
的记载,通过开渠引水,将盐分冲刷走,再种植耐盐的作物,逐渐改良土壤。
然而,这些方法无不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显然不是一个小小的华阳县现在可以承担的。
即便是现代,也有盐碱地种植水稻的技术,但那是在国家提供大量资金支持、科学家们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实验和研究后才得以实现的。
宋芷的目光落在田间劳作的百姓身上。
他们的衣衫破旧,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知疲倦地做着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