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问道小说网
&esp;&esp;高远之是正统学派,自然也不肯信。
&esp;&esp;永历年间记载史书的人有两位,一位名字叫程沐,程姓史官在皇陵大火之后辞官回乡,程家自此一蹶不振,另外一位史官是在程沐辞官以后顶替程沐之人,而这顶替程沐的史官正是高远之的先祖,高家风光至今。
&esp;&esp;此时高远之还不知道,正是他的先祖高杨秉承圣意,抹杀了这皇陵大火中关键的一环。
&esp;&esp;这关键的一环正是赵嫣。
&esp;&esp;他很快就要知道了。
&esp;&esp;高远之跋山涉水在一乡野之间寻到了正在插秧的程家后人。
&esp;&esp;程家后人道程沐在辞官回乡的路上感染风寒,后来不久病逝于草堂。
程沐出身史官世家,一身清风正骨,当时也还年轻,缘何心冷,缘何辞官?这风寒又是天灾还是人祸?
&esp;&esp;程家后人并没有回答高远之的疑问。
&esp;&esp;而是将一个从程沐手中流传下来的锦盒交到高远之手中。
&esp;&esp;锦盒上锁,布满尘垢,程氏后人从未打开过。
&esp;&esp;他们的先祖去世时候交代,“若有朝一日有一位史官肯跋山涉水来寻,便将这锦盒交到他手中,他必不辱使命。
若无人来寻,便一直锁着吧。”
&esp;&esp;高远之打开了锦盒。
&esp;&esp;锦盒中尘封的书稿终于得见天日。
&esp;&esp;书稿扉页是一行小楷。
&esp;&esp;“我辞官回乡之后重疾缠身,病入膏肓,想必此乃陛下之意。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今我已无力再为真相奔波,故将当年种种锁于锦盒之中传给后人,史官高杨受陛下旨意作假史流传于世,实违史学风骨,若这一本著书不能见天日,我在地下尚不能安宁。
此书等一有缘人亲启。”
&esp;&esp;此时距离永历八年已过了整整三百六十余年。
&esp;&esp;
&esp;&esp;史书并未提过于小野此人。
&esp;&esp;于小野是皇陵大火之后唯一一位未受牵连的守陵士兵。
&esp;&esp;于小野带血衣回京后被例行犒赏,于小野拒绝犒赏后请辞,宣帝允。
&esp;&esp;于小野永远不会忘记他与赵茗同去时看到的这一幕。
&esp;&esp;彼时他二人下了潼关往北的船只,距离京城千里之遥,绕过前方的雪山便是西北界碑所在之地,一路沿着楚钦留下的暗迹寻至山下一处别庄,于小野从赵茗口中得知别庄的主人正是曾经战死沙场的宁轲妻儿。
&esp;&esp;宁轲埋骨京城之后他的妻儿不远千里来到了这边境之地,每日遥望远处的雪山便仿佛能看到过去宁轲雄姿英发的模样。
&esp;&esp;宁轲灵柩回京的时候于小野曾隔着人群远远送行过。
&esp;&esp;一个孱弱的女人牵着怀中的稚童沿路追着棺椁,此情此景实在悲切之极。
&esp;&esp;来这雪山山脚下的都是伤心人。
&esp;&esp;于小野跟着赵茗入了别庄。
&esp;&esp;庄内有医者与仆役进进出出。
&esp;&esp;赵茗握紧刀柄,呼吸急促。
&esp;&esp;他二人绕过长廊停在了一扇紧闭的轩门前,隔着窗扉能闻到苦涩的汤药味道。